你的位置:尊龙粉丝守则 > 新闻动态 >


男子花4w捡漏宝马,去4s店保养时,售后人员:这里多了一根线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3:00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
"这车况绝对精品,4万跟白捡一样!"车贩子信誓旦旦地拍着宝马引擎盖。

方远美滋滋地开着捡漏的豪车,直到4S店小哥拧着眉头从底盘下钻出来:

"先生,您这车...多接了一组线。"

01

秋天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方远的办公桌上,键盘敲击声在格子间里单调地响着。

作为一名程序员,他的生活轨迹简单得像他写的代码——家、公司、偶尔的聚餐,三点一线。

三十二岁的年纪,存款勉强够在这座城市付个首付,但买车这件事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个结。

"又在看车?"同事小刘探过头来,"你这看了半年了,什么时候下手啊?"

方远关掉汽车网站的页面,苦笑道:"再看看吧,好车太贵,便宜的又担心质量。"

那天下午,方远心血来潮地去了趟二手车市场。

这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,但每次都是看看就走,从未真正动过心。

二手车市场总是充斥着一种奇妙的气息,机油味、橡胶味,还有各种讨价还价的声音混合在一起,形成一种独特的都市交响乐。

"兄弟,看车吗?我这有辆好车,绝对让你满意。"

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迎了上来,脸上挂着标准的生意人笑容。

方远本想摆手拒绝,但那人已经开始介绍起来:

"宝马X3,2019年的,才跑了三万公里,朋友急需用钱,忍痛割爱。"

"多少钱?"方远随口问道。

"四万。"孙良报出了一个让方远差点以为自己听错的价格。

方远愣了愣:"你说多少?"

"四万,一口价。"孙良拍着胸脯说,"我孙良在这一行干了十几年,从来不坑人。这车要不是朋友急需用钱,十万块都不卖。"

方远跟着孙良走向那辆宝马。车停在角落里,白色的车身在夕阳下显得格外亮眼。

他绕着车子转了一圈,外观确实很新,几乎看不出什么使用痕迹。

"能试驾吗?"方远问。

"当然可以。"孙良爽快地递过钥匙,"你开开就知道这车多好了。"

方远坐进驾驶座,内饰的豪华感让他忍不住深呼吸。

真皮座椅、中控大屏、方向盘上的镀铬装饰,这些都在提醒着他,这确实是一辆价值不菲的车。

发动机启动的声音很轻,几乎听不到。

方远小心地开出停车位,在附近转了一圈。

车子的操控感很好,转向精准,刹车灵敏,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。

"怎么样?"孙良在副驾驶座上笑着问,"这车没毛病吧?"

"确实不错。"方远如实回答,但心里的疑虑也在增加,"为什么这么便宜?真的没问题吗?"

孙良叹了口气:"说实话,我朋友出了点事,急需现金周转,不然谁愿意这个价格卖啊?你也知道,这年头现金为王,银行贷款又不好批。"

方远将车开回原位,熄了火,心里快速算了一笔账:

四万块钱,即使车子有些小毛病,拿去修理也花不了太多钱。而且从刚才的试驾来看,这车的状态确实不错。

"手续齐全吗?"方远问道。

"当然齐全,行驶证、登记证、保险单,一样不少。"孙良从包里掏出一叠文件,"你看看,都在这儿呢。"

方远仔细检查了文件,确实没什么问题。车主是一个叫梁贤的人,登记时间是三年前,行驶里程确实只有三万多公里。

"考虑考虑?"孙良催促道,"说实话,这个价格我只能留到今天,明天就要涨价了。"

方远犹豫了。四万块钱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,但也不是拿不出来。关键是这个机会确实难得,一辆状态良好的宝马X3,市场价至少十几万,现在只要四万,确实让人心动。

"能再便宜点吗?"方远试探着问。

"兄弟,四万块真的是底价了。"孙良摇摇头,"我这也是帮朋友的忙,基本上没赚什么钱。"

夕阳西下,二手车市场里的人渐渐少了。方远看着眼前这辆白色的宝马,心里的天平终于倾斜了。

"行,我买了。"

孙良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:"爽快!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客户。"

交易进行得很顺利,方远刷卡付了款,孙良也很配合地帮他办理了过户手续。

当拿到新的行驶证时,方远有种不真实的感觉——他终于有车了,而且还是一辆宝马。

"以后有什么问题,随时联系我。"孙良递过一张名片,"虽然是二手车,但我保证质量。"

方远开着新买的车离开了二手车市场。

路上,他忍不住多次看向后视镜,那个蓝白相间的宝马标志仿佛在提醒他,这一切都是真的。

回到小区楼下,方远特意把车停在最显眼的位置。

虽然他平时不是那种虚荣的人,但拥有一辆宝马的满足感确实让他有些飘飘然。

晚上,方远躺在床上,想着今天的这桩"捡漏"。

四万块钱买辆宝马,这种事说出去估计没人相信。

他想起孙良说的话,朋友急需用钱,忍痛割爱。这年头,谁还没点急事呢?或许自己真的运气不错,碰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
02

第二天早上,方远早早起床,就是为了体验一下开宝马上班的感觉。

车钥匙在手中把玩着,那种金属的质感让他心情愉悦。

下楼时,隔壁的张大妈正在遛狗,看到方远从宝马上下来,眼中明显闪过一丝惊讶。

"小方,换车了?"张大妈走过来,围着车子转了一圈,"这车不便宜吧?"

"还行,二手的。"方远尽量表现得云淡风轻,但心里还是有些得意。

到了公司,方远的新车立刻成了同事们的焦点。

"我靠,方远,你发财了?"小刘围着车子转了好几圈,"宝马X3啊,这得二十多万吧?"

"二手的,便宜点。"方远依然保持着神秘感。

"便宜也得十几万吧?"另一个同事凑过来,"什么时候请客啊?"

方远笑而不答,享受着这种被羡慕的感觉。

虽然他知道自己其实只花了四万块钱,但这个秘密他打算暂时保守下去。

拥有宝马的第一周,方远过得很充实。

他每天都会找借口开车出去,有时是去超市买东西,有时就是单纯地想兜兜风。

车子的性能确实不错,加速平顺,转向精准,坐在里面有种莫名的安全感。

但细心的方远还是注意到了一些细微的异常。

那天方远开车回家,在等红灯的时候,车载音响突然发出了一声很轻的"滴"声,就像是某个电子设备启动的声音。

他检查了音响系统,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。

"可能是系统自检吧。"方远自言自语道。

第二次异常出现在周五下午。方远用手机导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但开着开着,他发现车载导航系统自动切换了路线,显示的目的地变成了另一个地址。

他重新设置了导航,但过了一会儿,系统又自动切换了。

"这破系统,还没手机靠谱。"方远关闭了车载导航,专心跟着手机导航走。

真正让方远感到不安的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。他去朋友家聚餐,喝了点酒,打车回家。

第二天早上去取车时,发现车子的位置似乎有些不对。他明明记得是停在路边的第三个车位,但现在车子却在第五个车位。

"可能是记错了。"方远摇摇头,觉得自己有些神经过敏。

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。

那是一个周一的早上,方远正在公司加班,手机突然响了。

"请问是方先生吗?"电话里是一个陌生的声音。

"是的,您哪位?"

"我想问一下,您是开宝马的吗?白色的宝马X3?"

方远愣了一下:"你怎么知道?"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然后说:"没事,打错了。"

电话挂断了,留下方远一脸困惑。这个电话让他隐隐感到不安,但他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对。

类似的电话又来了两次,都是询问他是否开宝马,然后就匆匆挂断。

方远开始怀疑,是不是车子有什么问题,或者之前的车主还有什么未了的事情。

更奇怪的是,他开始在停车场遇到一些可疑的人。

有时候是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,会在他的车旁边徘徊;有时候是一个穿黑色外套的女人,总是用眼角余光观察着他的车。

"是我太敏感了吗?"方远开始怀疑自己。

但真正让他确信有问题的是那个深夜的发现。

那天晚上,方远加班到很晚,将近凌晨一点才下班。

走到停车场时,他远远地看到自己的车子里似乎有微弱的红光在闪烁。

方远加快脚步走过去,但当他走近时,红光消失了。

他打开车门,仔细检查了一遍,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。

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处于关闭状态,车载显示屏也是黑的。

"见鬼了。"方远嘀咕着。

回到家后,方远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宝马X3的信息,想看看是否有类似的情况。

他发现确实有一些车主反映过类似的问题,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车载系统的正常现象。

但方远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四万块钱买到的宝马,现在看来可能真的有问题。

他开始后悔当初的冲动,但车子已经买了,手续也办完了,现在想退也来不及了。

第二天,方远打电话给孙良,想咨询一下车子的情况。

"方兄弟,车子还好吧?"孙良的声音听起来很热情。

"总体还行,就是有些小毛病。"方远说,"比如车载系统有时会自己切换,还有一些奇怪的声音。"

"哦,那都是正常的。"孙良不以为意地说,"宝马的车载系统本来就比较复杂,有时候会自己更新或者自检。至于声音,可能是系统提示音。"

"还有人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开宝马,这是怎么回事?"

孙良沉默了一下,然后说:"可能是保险公司或者4S店的回访吧,他们有时候会根据车架号联系车主。"

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,但方远总觉得哪里不对。

"要不这样,"方远说,"我找个时间去4S店做个全面检查,看看车子到底有没有问题。"

"那当然好,"孙良说,"定期保养对车子有好处。不过方兄弟,你也别太紧张,这车我敢保证,绝对没有大问题。"

挂了电话,方远决定尽快去4S店做检查。不管是为了安心,还是为了解开这些谜团,他都需要一个专业的判断。

03

那个周末,方远在网上预约了宝马4S店的保养服务。

虽然车子才买了两周,但他觉得有必要做一次全面的检查。

"可能是我想多了。"方远对自己说,"四万块钱的宝马,就算有点小毛病,也比没车强。"

但他心里的不安感却越来越强烈,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。

接下来的一周,方远过得心神不宁。那些异常现象非但没有消失,反而变得更加频繁。

周二晚上,方远开车去接女朋友下班。在路上,车载音响突然自动打开,播放了一段新闻。那是关于某企业高管涉嫌经济犯罪的报道,声音清晰得有些诡异。

方远明明记得自己关闭了收音机,但不知道为什么又自动打开了。

"这系统真是有毛病。"女朋友小雨皱着眉头说,"你这车买得太草率了。"

"可能是线路接触不良。"方远敷衍着,但心里却越来越担心。

周四的时候,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。方远晚上加班,停车场里人很少。

当他走向自己的车时,看到一个穿深色外套的男人正站在车旁,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对着车窗照射。

"你在干什么?"方远大声问道。

那个男人吃了一惊,快速收起手中的设备,匆忙离开了。方远追了几步,但对方很快消失在停车场的另一端。

回到车旁,方远仔细检查了一遍,但没有发现任何损坏或者被动过的痕迹。车门依然锁着,车内也没有任何异常。

"到底是什么人?"方远心里的疑虑更重了。

那天晚上,方远失眠了。他躺在床上,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异常。神秘的电话、自动切换的导航、闪烁的红光、神秘的陌生人……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,似乎隐藏着某种联系。

第二天,方远决定提前去4S店做检查。他不能再忍受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。

"我想做个全面的检查。"方远对4S店的接待员说,"车子有些异常,我担心有故障。"

"没问题,我们会安排最好的技师来检查。"接待员很专业地说,"大概需要半天时间。"

方远把车交给了一个叫何师傅的老技师。何师傅五十多岁,在宝马4S店工作了十几年,经验丰富,看起来很靠谱。

"具体有什么问题?"何师傅一边检查外观一边问。

方远详细描述了这段时间遇到的异常现象,包括自动切换的导航、奇怪的声音、闪烁的红光等等。

何师傅听完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"听起来确实有些奇怪。我先做个基础检查,然后再看看电路系统。"

何师傅先是检查了发动机、变速箱、刹车系统等基础部件,一切都很正常。然后他开始检查电路系统,从电瓶开始,逐一检查各个电子模块。

"奇怪,"何师傅在检查车载娱乐系统时皱起了眉头,"这个线路图和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样。"

"有什么问题吗?"方远紧张地问。

"让我再仔细看看。"何师傅拿出手电筒,开始仔细检查车内的线路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方远在休息区里焦急地等待着。他喝了好几杯咖啡,但依然无法平静下来。

终于,何师傅走了过来,脸上的表情很严肃。

"方先生,我需要检查一下发动机舱的线路,可能需要更多时间。"

"发现什么问题了吗?"方远急切地问。

何师傅迟疑了一下,然后说:"暂时还不确定,让我再仔细检查一下。"

方远看出何师傅有些话没说,但他也不好追问。只能继续等待。

又过了一个小时,何师傅再次出现,这次他的表情更加凝重了。

"方先生,我需要和您单独谈谈。"

何师傅带着方远来到一个安静的角落,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后,压低声音说:"您这车有问题。"

"什么问题?"方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
"我在检查时发现了一些不应该存在的线路,"何师傅说,"这些线路不是原厂设计,是后期加装的。"

"加装的?加装了什么?"

何师傅犹豫了一下:"我怀疑是监听设备,但我不敢确定。这种事情比较敏感,我建议您……"

"何师傅,"方远打断了他,"您就直说吧,到底发现了什么?"

何师傅深吸了一口气,看着方远的眼睛,随后的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,让方远瞬间感到头皮发麻...

"我觉得您的车可能被人监控了。"

他想起了那些神秘的电话、自动切换的导航、闪烁的红光,还有那个在停车场偷偷观察车子的陌生人。

"您能确定吗?"方远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
"我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,"何师傅说,"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可能性很大。"

方远感到天旋地转。四万块钱买来的宝马,竟然是一个移动的监听器?他想起了孙良当时急切的样子,想起了那些似乎太合理的解释,一切都开始变得可疑起来。

04

"那现在怎么办?"方远问。

"我建议您先别动那些设备,"何师傅说,"这种事情可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情况。您最好想想这车的来源,看看是否有什么问题。"

方远的脑海里浮现出孙良的面孔,还有那个匆忙卖车的所谓朋友。现在看来,这个"朋友"可能根本不存在,或者说,整个故事都是编造的。

"何师傅,您能帮我把那些设备找出来吗?"方远问。

"这个……"何师傅有些为难,"这种事情比较复杂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。"

方远理解何师傅的顾虑。作为4S店的员工,卷入这种事情确实不合适。

"那这样,"方远说,"您能告诉我那些设备的具体位置吗?我自己想办法处理。"

何师傅想了想,点点头:"可以,但您一定要小心。"

第四章 真相的线索

何师傅带着方远回到维修车间,指着发动机舱里的一根黑色线路说

这根线路隐藏得很好,如果不是专业人员仔细检查,很难发现。它从发动机舱延伸到车内,最终连接到一个小型的电子设备上。

"这是什么设备?"方远问。

"看起来像是GPS定位器,"何师傅说,"但可能还有其他功能。"

方远仔细观察着这个小设备,大约只有火柴盒那么大,黑色的外壳,上面有几个小孔,可能是麦克风。

"还有其他的吗?"

"我怀疑还有,"何师傅说,"这种设备通常不会只装一个。让我再仔细找找。"

经过更细致的检查,何师傅又在后备箱里发现了另一个设备,这个更小,几乎被完全隐藏在内饰板后面。

"两个设备,"何师傅摇摇头,"这绝对不是普通的GPS追踪器。"

方远感到一阵眩晕。他想象着自己这段时间的所有行踪都被人监控着,所有的对话都被人窃听着,这种感觉让人毛骨悚然。

"您知道这种设备是谁装的吗?"方远问。

"这就不清楚了,"何师傅说,"可能是前车主,也可能是其他人。但从设备的专业程度来看,不像是普通人干的。"

方远想起了那些神秘电话,想起了停车场里的陌生人,一切都开始有了合理的解释。

"何师傅,这些设备能拆掉吗?"

"技术上可以,但我不建议您现在就拆,"何师傅说,"如果真的有人在监控您,贸然拆除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警觉。"

"那我应该怎么办?"

何师傅想了想:"我建议您先调查一下车子的来源,看看前车主到底是什么人。另外,您也可以考虑报警。"

报警?方远从来没想过这个选项。但现在看来,这件事可能已经超出了他能处理的范围。

"我先想想,"方远说,"谢谢您,何师傅。"

"不客气,但您一定要小心,"何师傅提醒道,"能装这种设备的人,背景可能不简单。"

从4S店出来,方远坐在车里,看着那根多出来的线,心情复杂。他想起了当初孙良的话:朋友急需用钱,忍痛割爱。现在看来,这个"朋友"可能真的很特殊。

方远拿出手机,准备给孙良打电话,但又犹豫了。如果孙良真的知情,那么自己的这个电话可能会暴露什么。如果孙良不知情,那么这个电话也没什么意义。

最终,方远还是拨通了孙良的电话。

"方兄弟,怎么样,车子还好吧?"孙良的声音依然热情。

"孙哥,我想问一下,这车的前车主是什么人?"方远试探着问。

"我之前不是说过吗,我朋友,"孙良说,"怎么了,有什么问题吗?"

"能告诉我他的联系方式吗?我想了解一下车子的历史。"

孙良沉默了几秒:"这个……他现在不太方便,有什么事您直接跟我说就行。"

"是这样的,我在4S店检查时发现车子被加装了一些设备,"方远直接说道,"我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。"

电话那头安静了很久,方远能听到孙良的呼吸声。

"什么设备?"孙良的声音明显变了。

"GPS定位器,可能还有窃听装置。"

又是一阵沉默。

"方兄弟,这事我还真不清楚,"孙良最终说道,"可能是前车主为了防盗装的吧?"

"防盗设备不会安装窃听功能。"

"这个……我也不太懂这些技术问题,"孙良说,"要不这样,我帮您联系一下前车主,看看他怎么说?"

"好的,尽快给我答复。"

挂了电话,方远确信孙良在撒谎。从他的语气变化来看,他对这些设备绝对是知情的。

方远决定自己调查。他回忆起当初过户时看到的资料,前车主叫梁贤。

虽然只有一个名字,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,找到一个人的信息并不是不可能的事。

05

回到家,方远打开电脑,开始搜索相关信息。他根据车架号查询了车辆的登记信息,发现了一些有用的线索。

车子是三年前在本市购买的,当时的登记地址是市中心的一栋商务楼。方远在网上搜索了这个地址,发现那里聚集了很多企业的办公室。

通过进一步搜索,方远发现了一些关于"梁贤"的信息。这个人似乎是某个投资公司的高管,网上能找到一些商务活动的照片,但具体的个人信息很少。

正当方远准备深入挖掘时,手机突然响了。

"方先生吗?"是一个陌生的声音,但这次语气很正式。

"是的,您哪位?"

"我是梁志远,您开的那辆车的前车主。"

方远心跳加速:"梁先生,您好。"

"我听孙良说,您发现了车上的一些设备?"

"是的,GPS定位器和疑似窃听装置。"

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:"方先生,能见个面吗?有些事情需要当面说清楚。"

"当然可以。"

"今晚八点,市中心的星巴克,就是您查到的那个地址楼下。"

方远愣了一下:"您怎么知道我查过地址?"

"因为我一直在关注着那辆车,"梁志远的声音很平静,"今晚见面,我会解释一切。"

电话挂断了,留下方远一脸震惊。梁志远承认自己一直在关注着车子,这意味着那些设备确实是他安装的,而且他一直在监控着方远的行踪。

方远感到一阵寒意。他想起了这段时间的种种异常,想起了那些神秘的电话和陌生人的跟踪。原来,这一切都是有人在幕后操控。

但是,为什么?为什么要监控一个普通的程序员?为什么要卖掉一辆装有监控设备的车?

带着满腹疑问,方远开始为晚上的会面做准备。他不知道这次见面会带来什么,但他知道,真相即将浮出水面。

晚上七点半,方远到达了约定的星巴克。这是一个商务区,即使在晚上也很热闹,来来往往的都是穿着正装的上班族。

方远选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坐下,点了一杯咖啡,紧张地等待着梁志远的到来。他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,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。

八点整,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走进了咖啡店。他穿着深色的西装,头发梳得很整齐,看起来像个成功的商人。他的目光在店内扫了一圈,最后停在了方远身上。

"方先生?"男人走过来。

"梁先生?"方远站起身。

"坐吧。"梁志远在对面坐下,"先自我介绍一下,我叫梁志远,是远洋投资公司的总经理。"

"您好。"方远仔细观察着眼前这个人,想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一些信息。

"您想知道车上那些设备的事情,对吧?"梁志远开门见山地说。

"是的,我想知道为什么要监控我。"

梁志远苦笑了一下:"其实,我并不是故意要监控您。那些设备原本是为了保护我自己。"

"保护您自己?"

"是的,"梁志远点点头,"最近几个月,我遇到了一些麻烦,有人在调查我的公司。为了安全起见,我在车上安装了一些防护设备。"

"什么样的麻烦?"方远问。

梁志远犹豫了一下:"涉及到一些商业纠纷,比较复杂。总之,我担心有人会对我不利,所以才安装了那些设备。"

"那为什么要把车卖掉?"

"因为事情变得更严重了,"梁志远说,"我需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,车子留着也没用,所以就委托孙良帮我处理。"

"孙良知道车上有设备吗?"

"不知道,"梁志远摇头,"我没有告诉他,因为这涉及到我的隐私。"

方远听着梁志远的解释,感觉还是有很多疑点:"那些神秘电话是怎么回事?还有,为什么有人在跟踪我的车?"

梁志远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:"您遇到了这些情况?"

"是的,还有人在停车场偷偷检查我的车。"

梁志远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"看来情况比我想象的更复杂。"

"什么意思?"

"那些跟踪您的人,可能不是冲着您来的,"梁志远说,"他们可能以为您和我有什么关系。"

方远感到更加困惑:"我和您没有任何关系啊。"

"但他们不知道,"梁志远说,"在他们看来,开着我的车的人,很可能是我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。"

"那现在怎么办?"方远问,"我只是想要一辆代步车,不想卷入任何麻烦。"

06

梁志远看着方远,眼中闪过一丝愧疚:"很抱歉让您卷入了这件事。这样吧,我可以按市场价把车买回来,给您一些补偿。"

"市场价?"方远想起了自己只花了四万块钱,"这车市场价多少?"

"大概十五万左右。"

方远倒吸了一口凉气。十五万的车,自己只花了四万,确实是天大的便宜。但现在看来,这个便宜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。

"梁先生,我想知道您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?"方远直接问道,"我需要了解自己面临的风险。"

梁志远犹豫了很久,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:"我的公司被怀疑涉嫌非法集资,相关部门正在调查。"

"非法集资?"方远吃了一惊,"那很严重啊。"

"是的,虽然我认为我们是清白的,但在调查期间,确实有很多不便。"梁志远说,"那些设备,其实是调查部门安装的,用来监控我的行踪。"

方远终于明白了。车上的设备不是梁志远安装的,而是执法部门的监控设备。而那些跟踪自己的人,很可能也是执法人员。

"您的意思是,我现在开的是一辆被监控的车?"

"很可能是这样。"梁志远点头,"我当时急于脱手这辆车,就是想摆脱这种监控。但我没想到会连累到您。"

方远感到头晕目眩。自己以为捡了个大便宜,结果却买了一个巨大的麻烦。

"那些打电话给我的人,是执法部门的?"

"很可能是,"梁志远说,"他们可能在确认车子的使用者身份。"

"那我会有什么麻烦吗?"方远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。

"理论上不会,"梁志远说,"您只是无辜的购买者。但为了您的安全,我建议您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。"

方远的心情很复杂。一方面,他庆幸自己没有真正的法律风险;另一方面,他又为自己的天真感到懊悔。

"梁先生,如果我配合调查,会对您造成什么影响?"

梁志远苦笑道:"已经无所谓了,该来的总会来。我只是不想连累无辜的人。"

方远看着眼前这个中年男人,感觉他并不像坏人,更像是一个陷入困境的普通人。

"那现在我应该怎么做?"方远问。

"首先,不要拆除车上的设备,"梁志远说,"然后,如果有执法部门的人联系您,请如实配合。最后,如果您愿意的话,我希望您能帮我澄清一些事实。"

"什么事实?"

"我的公司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,但我们从来没有故意欺诈投资者,"梁志远说,"我们只是在经营策略上犯了一些错误。"

方远点点头。虽然他不懂商业运作,但他能感受到梁志远的真诚。

"我会配合调查的,"方远说,"但我希望尽快结束这件事。"

"谢谢您的理解,"梁志远站起身,"我的联系方式您有,如果有任何情况,请随时联系我。"

梁志远离开后,方远一个人坐在咖啡店里,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。事情比他想象的更复杂,但至少现在他知道了真相。

他想起了孙良,那个满脸笑容的二手车商。现在看来,孙良很可能是被梁志远蒙在鼓里的,他并不知道车上有监控设备。

方远掏出手机,准备给执法部门打电话。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主动配合总比被动等待要好。

第二天一早,方远接到了一个正式的电话。

"方先生,我是市经侦支队的警官王磊,请问您现在方便谈话吗?"

"方便,您说。"方远早就有了心理准备。

"是这样的,我们了解到您购买了一辆涉及案件调查的车辆,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。"

"好的,我愿意配合。"

"那您今天下午能到我们支队来一趟吗?需要了解一些情况。"

"可以,几点?"

"下午两点,地址我发给您。"

挂了电话,方远长出了一口气。主动配合总比被动等待要好,至少这样可以尽快澄清自己的身份。

下午,方远按时到达了经侦支队。王磊是一个三十多岁的警官,看起来很专业,态度也很友善。

"方先生,首先感谢您的配合,"王磊说,"我们想了解一下您购买这辆车的过程。"

方远详细讲述了自己购车的经过,从在二手车市场遇到孙良,到昨晚和梁志远的会面,没有隐瞒任何细节。

"您说您花了四万块钱买的这辆车?"王磊有些惊讶。

"是的,当时觉得很便宜,现在想来确实有问题。"

"这确实不正常,"王磊说,"这辆车的市场价值至少十五万。"

"梁先生昨晚也是这么说的。"

王磊在记录本上写了些什么,然后抬头看着方远:"方先生,我需要告诉您一些情况。"

"您说。"

"梁志远确实涉嫌一些经济问题,我们对他进行了调查,"王磊说,"车上的监控设备是我们安装的,用来掌握他的行踪。"

"那我现在的处境怎么样?"方远最关心这个问题。

"您没有任何法律风险,"王磊明确地说,"您只是一个无辜的购买者。但是,我们希望您能继续使用这辆车一段时间。"

"继续使用?为什么?"

王磊犹豫了一下:"因为我们的调查还没有结束,这辆车可能会帮助我们获得一些重要信息。"

"您的意思是,让我配合你们的调查?"

"是的,但这完全是自愿的,"王磊说,"如果您不愿意,我们可以立即拆除监控设备,您可以正常使用车子。"

方远想了想:"如果我配合,需要做什么?"

"基本上什么都不需要做,只是正常使用车子,"王磊说,"我们会通过设备了解一些情况,不会影响您的正常生活。"

07

"那要配合多长时间?"

"最多一个月。"

方远考虑了一下。配合警方调查是公民的义务,而且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。

"好的,我愿意配合。"

"谢谢您的支持,"王磊说,"作为补偿,调查结束后,这辆车将以一个合理的价格转让给您。"

"合理的价格?"

"考虑到您的配合,五万块钱,包括您之前支付的四万。"

方远大喜过望。五万块钱买一辆价值十五万的宝马,这比原来的四万块钱只贵了一万,简直是意外之喜。

"那太好了,谢谢。"

从经侦支队出来,方远的心情轻松了很多。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,不仅没有什么麻烦,反而还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结果。

回到家,方远给梁志远打了电话,告诉他自己已经和警方联系过了。

"谢谢您的配合,"梁志远在电话里说,"虽然我可能要面临一些法律后果,但至少没有连累到您。"

"梁先生,您会怎么样?"方远问。

"还不确定,要看调查结果,"梁志远说,"但我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。"

挂了电话,方远对梁志远有了更多的了解。虽然他可能确实犯了一些错误,但至少他还有良知,知道要保护无辜的人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方远的生活恢复了正常。他继续开着那辆宝马上下班,但心情已经完全不同了。那些设备依然在车上,但他知道那是为了正义的事业,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使命感。

有趣的是,那些神秘的电话和跟踪现象都消失了。王磊解释说,那是因为相关人员已经确认了方远的身份,知道他只是一个无辜的购买者。

一周后,王磊再次联系了方远。

"方先生,我们的调查有了重大进展,"王磊在电话里说,"您的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。"

"真的吗?怎么回事?"

"通过车上的设备,我们掌握了一些重要线索,"王磊说,"现在案件基本清楚了。"

"那梁先生怎么样?"

"他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一些,"王磊说,"虽然公司确实存在一些违规操作,但他个人并没有恶意欺诈的行为,可能只是行政处罚。"

方远为梁志远感到高兴。虽然他们只见过一面,但他能感受到梁志远是一个有原则的人。

"那我的车子呢?"方远问。

"设备今天就可以拆除,"王磊说,"然后您就可以正常使用了。明天您可以来办理正式的转让手续。"



    热点资讯

    相关资讯